準媽媽
- ·孕程周歷_孕早(1-12周)
- ·孕程周歷_孕中(13-27周)
- ·孕程周歷_孕晚(28周后)
- ·預產期計算器
- ·預測寶寶血型
- ·讀懂B超單
- ·產前檢查
- ·臨產征兆
- ·孕婦體操
- ·辦證指南
- ·孕期“去痛”
- ·待產包
- ·分娩尷尬事
- ·生男生女預測表
輔助工具
辦證指南
寶寶出生前后要辦好幾個證,準生證、出生證、戶口等。去哪兒辦,有什么條件,需要準備哪些材料?我們在這里收集了相關信息,希望能給即將做父母,或已經做父母而正在辦理這些證件的提供參考。此外各地的規定會有差異,不一定完全一樣。
準生證
辦證時間:懷孕初期
作用:生育服務證就是我們常說的“準生證”,這可是新生寶寶的第一個證件,所以在剛剛懷上寶寶的時候就應該著手去做了。別以為這張證明可有可無,它可是寶寶降臨到這個世界的合法“通行證”哦,之后寶寶的出生、上戶口及其他的福利都和它有密切關系!
所需材料:辦理證明時應帶上戶口本(最好是夫妻雙方的,如果戶口不在一起最好持媽媽的戶口本)、雙方身份證、夫妻雙方的初婚初育證明(可讓工作單位或所在居委會開具證明),到街道辦事處辦理準生證。
其他所需材料:
a.《醫療保險手冊》及復印件;
b.定點醫院開具的《妊娠診斷證明》和妊娠實驗化驗單(蓋生育章);
c.女方1寸免冠照片1張。
出生證
辦證時間:產后出院
如何辦理:充滿期待的10個月終于到達尾聲。寶寶即將分娩,準媽媽在入院的時候,醫院會要求填寫《出生醫學證明自填單》,為即將到來的寶寶做好《出生醫學證明》的準備。出生證便是寶寶的第一份人生檔案。
自填單一般有以下內容:父母姓名,身份證號,民族,嬰兒姓名,嬰兒申報戶口地址,母親居住地址,床位號等。如果剛住院時還沒想好寶寶的名字,可以先用小名代替。但在出院以前,一定要給寶寶取好大名,不然有些醫院是不會發放《出生證》的。
細節提醒:
*填寫《出生醫學證明自填單》一定要認真仔細,因為一經填寫、打印,就不得更改。
*當收到《出生醫學證明》后要認真核對。如發現有填寫錯誤時,應及時向醫院申請換發!冻錾C》嚴禁涂改,一旦涂改,視為無效。
*《出生醫學證明》是嬰兒的有效法律憑證。要妥善保管。
特別提示:在辦理“出生醫學證明”之前,先要起好寶寶的名字
雖然很多家長從剛懷孕起就開始為寶寶取名了,可不到最后關頭總是難以決定。為了順利拿到寶寶的出生證明,在出院前一定要定下寶寶的名號了。
給寶寶取名的時候,最好不要刻意在字典里翻出某個冷辟的字來。這樣,可以避免很多尷尬,不會讓別人看了寶寶的名字就問,這個字怎么念?或者干脆就被別人念錯。如今登記或報名考試都用電腦信息系統,過分冷僻的字,打字員也許要花費很多精力從字庫里尋找,或者電腦里根本找不到這個字,麻煩還真不少呢。
上戶口
寶寶出生后,家里就多了一名家庭成員,按照戶口管理法,這時應該給寶寶上戶口了,使他(她)在法律上正式成為家中一員。
所需材料:申報戶口要帶齊必要的證明。按目前城鄉申報戶口的規定和計劃生育管理條例,必須攜帶的證件有:計劃生育部門頒發的準生證、醫院簽發的出生證、戶口簿冊。
辦理程序:到戶口所屬的派出所戶口申報處申報戶口時,應詳細填寫戶口申請單,進行戶口登記,交納一定的手續費后,寶寶的大名就添加在戶口本上了。
提示:只有在及時申報寶寶的戶口后,社會上各種醫療保健才會隨之而來,讓寶寶享受到應當享受的權利。所以爸爸媽媽千萬別忽略了這件事。
獨生子女證
添了寶寶后,如果沒有“再接再厲”的打算,就可以考慮到當地居委會申請辦理獨生子女證了。辦好證明后,從辦證那一天開始到孩子滿14周歲為止,家長可以每月領到10元錢的獎勵,退休時工資可增加5%(根據各省市的計生條例,獨生子女的獎勵和發放形式會有地域差異)。
申請流程: 1、居民填寫申請表--> 2、單位或居委初審--> 3、計生辦審核--> 4、區計生委審批--> 5、發證及獎勵
所需材料:
1、原配夫妻:夫妻雙方和子女的戶籍證明、結婚證明;
2、離婚對象:符合條件一方和子女的戶籍證明、離婚證明;
3、喪偶對象:符合條件一方和子女的戶籍證明、喪偶的證明;
4、再婚對象:夫妻雙方和子女的戶籍證明,離婚證明,結婚證明。
預防接種證
預防接種證是兒童入托,入園、入學的必備憑證。因此當寶寶出生后1個月內,家長應攜帶寶寶產房乙肝疫苗第一針和卡介苗接種記錄證明,到戶口所在地(如戶口為外地、在本地居住3個月以上應在居住地)的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理兒童預防接種證;農村兒童應在轄區鄉鎮衛生院計免接種門診辦理預防接種證。以便及時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和其他相應疫苗。預防接種證上面會注明規定范圍內寶寶所需全部的預防接種,還有接種時的注意事項!